查看原文
其他

爱情快死了?

易生舟 NOWNESS现在 2022-04-12

这一代人羞于谈爱情,就跟我们羞于谈理想一样。爱情对当代年轻人来说不是必需品,而是奢侈品。但是爱情究竟是什么?


我们现代人似乎越来越相信一点:爱情可遇不可求,一个人也很好,爱情并不是必需品。

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的是:“爱情”依旧是古往今来的第一大痛点,不论多鼓吹单身好,多数人依旧向往爱情。只有爱情才能对抗平庸琐碎的日常。

玛丽的疯狂日《A Date for Mad Mary》(2016)

然而爱情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古早,甚至俗套了。

我们这一代人羞于谈爱情,就跟我们羞于谈理想一样。我们更愿意用“单身/脱单”“谈恋爱”“约会”“心动”等等这样的形容来取代它。

初恋50次 50 First Dates (2004)

一个现象是:在虚拟的幻觉中过把瘾的爱情,似乎总比我们现实生活中真正碰到的来得更快捷,更有爽感。

因而我们很容易就能在身边看到,许多囔囔着想要爱情的人,等爱情真的来了,反而又甩手拒绝对方,不要爱情了。


01

爱情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

如今主流的爱情观依旧是法式浪漫的爱情。人们向往的“理想爱情“,可以说是被法国人造出来的。

美国作家玛丽莲·亚隆那本《法国人如何发明爱情》一书,就在中世纪至今900多年的爱情故事演变中,寻觅属于法式爱情的元素。

左:New York City, USA, 1955

 © Elliott Erwitt/Magnum Photos

右:New Year 1967, Prague

Czechoslovakia, by Josef Koudelka

爱情是什么?法国人会说:那是一场电光火石怦然心动的“遭遇”,可能是一种过度地,狂野地,疯狂地,甚至可以为爱情孤注一掷,这是法国文化中一种激进但并不罕见的表达。

在法国人的生命里,爱情就是实实在在的必需品。

《芳芳 》Fanfan 1993

法式爱情的历史渊源,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中世纪的骑士文学传统。从十二世纪下半叶以来,国王和王后,贵族和贵妇,欧洲宫廷的游吟歌手和作家们,都在各自的世界里赞颂、诗化和演绎着爱情。

《芳芳 》Fanfan 1993

“骑士之爱”不同于西方其他地方的基督教文化传统,它的内核是对女性地位的尊崇。中世纪的骑士之爱,说的就是一种理想的爱情状态:对其效忠的女主人的浪漫爱情忠贞不渝。

法国作家托马斯写过一个骑士叫特里斯丹,国王马尔克派他去爱尔兰迎接未婚妻绮瑟,两人一见钟情,骑士一直默默守护着绮瑟,国王还以为两人有私情,将他们逐出了王宫。直到后来国王在森林的茅屋里发现两人在熟睡,两人之间还用一柄剑隔开,才恍然大悟将绮瑟接回宫里。

漫长的婚约 Un long dimanche de fiançailles (2004)

“骑士之爱”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种子,还葆有一种称为“风流”的新风格,它在爱情中表现为针对异性的优雅行为方式,期初就是法国人用来形容取悦女性的艺术,让法式爱情附庸了女性化的色彩。

法国女性的艳名从来就是无与伦比的,女性不单单作为男性欲望的客体,同时还是自身欲望的主体。人们能想到的,比如伊索尔德、桂妮薇以及杜拉斯,她们都是爱情和性感的代言人。

因为只有她们,承认为爱痴狂不加任何羞怯,相信自身激情的诉求超越世间所有成见和常理。毕竟浪漫的故事,都是来自于冲破贫富、阶级、相貌、年龄、种族、成见、性别和伦理的藩篱而来的。

《Amelie》

爱情是法国人与生俱来的浪漫天赋,各种形式的爱情都拒绝外部的约束,与自由永生。许多世纪以来,也就只有法国人才能将爱情看作是心与灵的结合,看作是消除一切休止符的激情交响乐。

可能没有谁比他们更好地描绘出,浪漫爱情中令人着迷的特质能超越其他所有人类关系的倾向,仅有的例外可能只有诗歌里的英国人和歌剧里的意大利人。


02

爱与欲,生与死

曾经有《美国退休人员协会杂志》做过调查研究,只有34%的受访法国人赞同没有性生活也存在真爱,而美国人的受访者比例是83%。

漂亮女人 Pretty Woman (1990)

没有性的爱情,不是法国人的发明。在性问题开放的美国人看来,法国人对于肉体的满足强调都显得有些粗俗可笑。尽管法国人同样跟其他欧美国家一样,会受到犹太和基督教信仰的影响,这种信仰崇尚的就与肉体格格不入。

但法国人从中世纪以来就对肉体的欢愉采取更为宽容,袒露的态度,你很难在法国的作品中找到类似意大利但丁《神曲》笔下神圣的Beatrice,德国的歌德赞颂过的纯洁“永恒的女性”。

简·爱《Jane Eyre》

尤其是英式爱情,平等的,纯粹的精神恋爱才是他们最高贵的亮色,英国的经典爱情小说《简爱》《呼啸山庄》里的爱情就算多么轰烈,也并没有任何关于性的描写。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

日本文学的爱情观中,爱与欲是其中非常浓重的一笔。拥有东方传统爱情气质的日本,爱情观同样含蓄内敛而极致。在他们看来,爱与欲的纠葛是生命不能承受的,重则可以置男女主人公于生与死的边缘。

津田左右吉在《表现在文学中的日本国民思想的研究》中里所说:“一方面基于性欲,另一方面却又力图超越之,恋爱就是在两者之间的夹缝中产生的。”

玛戈王后 La Reine Margot (1994)

日本作家们笔下,要不仍孜孜不倦地试图避开性与欲,寻求呈现极致纯粹的至上爱情。要不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他们将游女艺妓赋予色欲的符号,她们的真爱,仅仅能用死亡来证明和升华。

巴黎野玫瑰 37°2 le matin (1986)

因为爱情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完全的闭环,在于牺牲自我,将自我置于他者之中而导致忘我。欲走向极端的虚无,就是爱的救赎。

同样是爱与欲的毁灭,昆德拉侧重的是对扭曲的冷静讽刺,而村上春树则重在描述一种形神俱灭的悲壮。

情人 L'amant (1992)

死亡还是渡边淳一情爱小说里一个重要的命题,影响最大的就是《失乐园》,对于情爱与死亡,他觉得死亡不但是实现恋人心目中永生的唯一手段,而且还能成就、升华情爱。

失乐园 失楽園 (1997)

男欢女爱的世界里,终极之爱会引领我们走向至高无上的幸福,但同时还会坠入万劫不复的地狱。爱与欲的主题里,法国人看向的是灵肉结合的理想,英国人看向的是纯粹至上的精神,而日本人,看向的则是爱欲交织的生死极限。


03

既然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我们为什么要跳?

既然爱情如此珍贵,为什么会有“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流传千古的话?世间男女还要往里跳?

早在中世纪,发明爱情的法国人,31岁的伯爵夫人已经言之凿凿地下了个结论:夫妻间不可能存在爱情。是因为她相信,婚姻的基础是相互责任,这妨碍了真爱所必须的自发吸引。

Trois couleurs:Blanc(1994)

法国人早在爱情观上给婚姻划清了界限。但美国人不同,玛丽莲·亚隆说,美国人的爱情理想经历过四百年的变迁,最开始是诞生于一片陌生的新大陆,那里的夫妻必须把彼此视作“休戚与共的伴侣“。

他们远离稳定社群,没有父母或兄弟姐妹依靠,不得不共同对抗大自然和其他民族。所以直到19世纪初,浪漫爱情才成为美国婚姻中的重要因素,而“夫妻”仍然会很快让位于“家庭”。

人鬼情未了 Ghost (1990)

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当美国人选择开诚布公将爱情自由视作理想,仅仅只是理想罢了,而法国男女的爱情,更像是一场你看不透的,留有底牌的游戏,没法用常理去评判的。婚外情在法国人看来,更容易被社会以爱之名所宽恕。

在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爱情进化论》一书中,可以瞥见所谓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世俗凡间有的一夫一妻制,是将爱情承诺赋予美德至高无上的体现方式,直到现在,我们的时代依旧保持着这样的宗教基本要义:真正的爱情,必须具备全心全意的性忠诚。

最后一班地铁 Le dernier métro (1980)

婚姻对爱情来说,更像是一种忠诚的规训。把浪漫爱情和婚姻紧密联系起来的观念,是从西方工业革命以后才流行开来的。工业革命导致家庭与工作场所的分离,以及代际权威关系的松弛,女性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解放,后来被赋予了基本的家庭角色和责任:给予家人情感和爱支持。

尤其是在中国和日本,传统的家庭和婚姻结构,往往比当代年轻人的爱情复杂得多。它是一种伴侣间的社会关系,具有一定的社会规范,在普通人身上更明显地看到婚姻的重要性甚至超乎了浪漫和激情。

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

就好比你看写实作家夏目漱石的爱情,基本上都是夹杂着婚姻社会现实对内心理想爱情的压抑、挣扎乃至泯灭;张爱玲小说的爱情,就连《倾城之恋》这般悲壮罗曼蒂克的名字,事实上也不过只是白流苏和范柳原在兵荒马乱的城市沦陷中互相凑合着的婚恋赌注罢了。

独自等待 (2004)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内年轻人的爱情观更少有浪漫色彩,我们对浪漫爱情的理解,比起烛光晚餐和玫瑰花瓣的罗曼蒂克,我们更愿意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陪伴式爱情。


04

罗曼蒂克的消亡

最大的杀伤力是我们自己

要是给《爱情》拍一部片,到了“罗曼蒂克的消亡”篇章,可能有人会把它描绘成大量肉体的手法,比如在美国、法国或者西方世界的其他地方,情侣们的轨迹首先是性,然后是大量的性,接着才开始爱。类似福楼拜的反浪漫主义,描绘出一个玩世不恭的荒诞凋零时代。

纯真年代 The Age of Innocence (1993)

而有的人可能会把它描绘成婚姻,多半是在东方国家比如中国、韩国或者日本。情侣们无论多浪漫风花雪月的开头,到婚姻部分就陷入平淡无常的桎梏,变成又长又臭的家长里短剧情。

yiyi《一一》

真正现实中罗曼蒂克的消亡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肉体和世俗化顶多是加速的催熟剂,是消费社会炮制出来的爱情,让我们早已饱足到不需要真正的爱情,这才是最致命的。

我们处在一个触手可得的消费时代,谁都能随时随地把爱情放在嘴边。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们的爱情不再承担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爱与性再无原来那般神秘和禁忌,每个人都在世俗的庸碌中,安逸于一成不变,这也正是布吕克内所说的——“爱死于爱的胜利。”

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2009)

别说不想结婚,连恋爱我们都懒得谈了。YouGov 的调查显示,在有限的生命中,85% 以上的人拥有长期恋爱关系的次数在 3 次以内,其中有 10% 的人至今为止都没有好好谈过一场恋爱。

爱情实在有太多精神替代品和仿制品了。连与AI人工智能谈一场虚拟的恋爱都能接受。当代单身年轻人的日常,不就是一边呐喊我要脱单我要恋爱,一边在网络虚拟世界里磕着CP糖,也不愿意花时间走进一场真实的恋爱吗?

《我的女友是机器人》

消费社会早已给我们构建了各种各样的爱情模板和范式,比如钻石、婚纱照、度蜜月、烛光晚餐、车子房子等等,再比如各种恋爱三观标签:渣男、绿茶婊、直男癌、妈宝男、凤凰男等等。

我们这代人的爱情观,早已不是琼瑶剧里的爱情叙事。“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你只不过失去的是一条腿,紫菱丢了半条命,失去的是她全部的爱情。”这些话听上去未免太老套了,我们对于浪漫爱情,更多了道德三观检验的消解眼光。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あの夏、いちばん静かな海 (1991)

因为在这个时代,没有爱情就活不下去的话,真的不大现实。大多数年轻人的浪漫,已经变得越来越直白平庸了,一句“我爱你”“今夜月色真美”,也抵不过简单平实的“在一起”。

爱情对当代年轻人来说才不是必需品,然而真正的爱情是奢侈品。北上广的年轻人有备胎、有陌陌、PUA、宠物、言情小说和电影,就是缺爱情。

要谈对爱情的需求,质量需求是越来越高了,太多物质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没有多少人愿意慢下来遭遇一个漫长又而刻骨铭心的爱情。

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与其说这是一场旧时爱情罗曼蒂克的消亡,还不如这是一场爱情范式的革命。在这样一个消费资本世界里,不用玩肉体,不用进婚姻,爱情已经走向坟墓了。

以前的爱情,有人看到它,追寻它,抓住它。而现代的爱情,到处都能看到它,却鲜少有人能拥有它。但我分明看到有的人,还在为它哭泣。

真爱至上 Love Actually (2003)


🕙✉️🕙

互动时间

关于爱情,

你见过最浪漫的场景或作品是什么样的?

快在留言里告诉我们吧!



撰文 / 易生舟

编辑 / 小蒋

NOWNESS


继续观影


 NOWNESS  

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新奇与不凡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请联系

wangsili@modernmedia.com.cn

本文由 NOWNESS 独家发布,未经许可请勿复制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影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